抖音报告日活已超7亿,直逼9亿日活的微信。
做垂直人群的小红书、B站、知乎的日活也达到了千万级。
抖音、知乎、B站、小红书都可以被称为内容平台。内容平台的本质就是帮助内容消费者高效获取感兴趣的优质内容。
我们就来聊一聊内容平台为啥让我们“上瘾”,它的商业模式,以及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例如,抖音为用户提供短视频内容,小红书为年轻女性提供图文为主的内容,B站为青少年提供中长视频内容,知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问答内容,以上都属于内容平台。
当我们打开某音、小红书、B站、知乎,会发现这些内容平台几乎覆盖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所有的需求。

1、生理需求层:通过观看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吃喝玩乐),让用户获得基础精神满足;
2、安全需求层:给用户精准推送他想要了解的信息,帮用户知晓天下事,获得安全感;
3、社交需求层:通过关注动态,让用户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成为朋友;
4、尊重需求层:通过点赞、评论等功能,它帮助用户和创作者获得尊重与认可;
5、自我实现需求层:通过内容分发,帮创作者通过内容影响他人实现自我,满足创作者“被看见”的高层次需求。
内容平台满足了各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生存能力。
内容平台的本质是凭借优质的内容获得大量用户,最终通过流量(用户),实现广告变现、电商变现、直播带货等各种变现。
内容平台的主要产业链,
内容平台就是链主,它连接上下游,掌控了流量、用户标签,制定“游戏”规则。
如何去衡量一个内容平台的商业价值?
从内容、分发、商业化和用户增长四个方面构建数据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内容平台的未来会如何呢?
通过上面的商业模式分析,我们会发现内容平台的核心就是用户留存、用户日均收入、用户日均运营成本、获客成本这四个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得到如下3个发展策略:
如何做到增加用户量(拉新)?
答案:内容泛化。
B站、小红书、知乎目前都在做内容泛化,试图去吸引更多不同的用户群体。之前它们都是做细分垂直内容领域,比如二次元、女性社区、高知社群,现在都在拓宽自己的品类,往大而全的方向走。
这个战略是把双刃剑,从垂直领域发展起来的内容平台在用户心智中的定位很难改变,一旦平台花很大的精力去调整内容,最终可能得不偿失。老用户可能因此离开,又跑到一个更垂直、更小众的内容平台上去(竞争对手)。
如何提升用户的日均收入,同时控制运营成本?
答案:精细化运营。
如果第一步做了内容泛化,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老用户和新用户之间的需求冲突问题。需要平台根据用户画像精细化运营,贴合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群活动运营和算法调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