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平台当做独立的部门来运营,直接交给一两个员工,或者找一个代运营公司,自己定个指标,就什么都不管了。这其实是不好的,会导致三个问题:

首先,团队冗余,资源重复。在抖音,你必须做两项运营,一是内容运营,二是用户运营,其中内容运营占大头。那么在抖音做的内容,为什么不能在其他平台分发呢?比如视频号、快手、淘宝?不然的话,淘系做淘系内容,抖音做抖音内容,你的团队就会冗余,资源就会重复。

然后,缺乏私域沉淀,长尾效应不明显。抖音现在推出了一些私域运营的方法论和工具,私域功能有所提升。你的流量进来以后,还要沉淀到私域里面进行长期运营,这需要将抖音运营与公司整体业务作为全盘棋来下。

因为上面两个缘故,你的效益无法最大化。

还有一些商家的问题是FACT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多花很多冤枉钱。FACT是抖音电商提出的经营矩阵,F(Field)代表商家自播,A(Alliance)代表达人矩阵,C(Campaign)指营销活动,T(Top-KOL)指头部大V。

全网网络传媒软文代发

针对这三点问题,建议是:

(1)设立中台,优化效能。将整个集团公司的所有部门,都当成新零售的一环,有中台,有数据支撑,有物流,有客服支撑,一切都是打通的,而不是单独在抖音上去设置客服。同时,他们FACT的分配布局也是有一定章法和相互配合的,执行效果也更好。

(2)全域内容运营+CRM私域。按照全域来做内容运营,可能我在各大平台 获取流量,但是这些流量都由独立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

(3)消费者生命周期管理。消费者按照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潜在客户、首单 新客、忠诚老客,对于不同的人,我们要在不同的环节激活他们。

很多品牌主会把短视频/直播账号交给代运营。但是,他们会碰到很多问题:

第一点,没分清楚分销商、代投放、直播代运营、达人合作。有些品牌方找合作,发现没有合适的人接,可能就是因为搞不清楚角色,找错人了。

还有一种情况,品牌主其实清楚,但却希望只花直播代运营的费用,就要求服务商做到分销商的程度。因为很多代运营机构都内卷,品牌也内卷,所以他们就会这么做了。这种做法其实不太道德且不可持续。因为分销商或者总代理,都是要压库存的,他们其实是有压力的。

第二点,没有明确预算,除了ROI,其他都不管。

举个例子,有个品牌希望在3个月内做到200万销量。然后,就会调研它的市场盘子有多大,新品牌进去三个月能不能做起来。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不少在抖音上很火的案例,都是用钱砸出来的,起量花的时间越短,对前期资金的投入要求就越高。不同的品牌在不同的阶段,营销目标是不一样的。

第三点,只把直播代运营当成劳动力,不打配合。

比如说,找了代运营之后,就放手不管了,既不说货盘怎么做,主推的品是什么,平时哪个好卖,也不说交货时间、发货时间等信息。这些其实都会影响直播最终的转化效果,如果品牌想要好的效果,就要尊重合作伙伴,提前做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