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单价低。受限于收入能力,多数大学生是高度价格敏感的群体。同时由于时间充裕,他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进行比价。因此,面向大学生的商品毛利空间是相对低的,甚至是需要补贴才能激发消费行为。所以我们会发现,大多数能从大学生那儿赚钱的事,多是高客单价,价格不敏感的品类。比如培训、留学、3C。

复购率低。广义的复购率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黏性」,在这里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单品类下的重复购买/使用,二是指品类A给品类B导流所形成的转化率,即形成了「范围经济」。很多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误会,大学生是一个群体,只有单一的群体标签。其实不是,获客成本高。低复购率直接导致的是渠道依赖。比如校园租房和跳蚤市场(二手货)就很难做成功,他们从最早年的依附于大学bbs,到近年来的超表、二手街,本质上都是渠道在哪,它们就跟到哪。这种需求本身很难作为独立的产品存在。这种依赖性导致只要企业想辐射大学生群体,就必然会运营自己的校园团队,各种俱乐部、合伙人和大使层出不穷,毕竟对企业来说,这便是低廉的渠道。

回到刚刚人人网的问题,社交网络本身既有高复购率又有范围经济,所以它本身成为了一个强渠道,但是时间窗口期已不再。在人人网初生的年代,大学生是渗透率最高的群体,彼时QQ空间刚运营不久,更没有开心网、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人人网面临的竞争难度远非今日可比。而现在,除了微信、微博等已经成型的社交网络格局,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数以万计的媒体、游戏和视频可以用来吐槽、勾搭和消磨时间,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专属于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超表、课程格子、黑白校园面临竞争对手是微信、微博、王者荣耀、知乎和bilibili。做成超级流量入口的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