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用户期待,有三点建议:

建议1:每篇推文的质量不低于历史推文

早期不少“运营干货”最误导人的观点就是:确保公众号的推文频率,日日更新……这些说法未免太缺乏替用户(读者)考虑了,当然从运营者立场,每天推文意味着大众号统计后台每天的阅读量数据都很稳定,可是,这个稳定的“数字”对用户的含义、价值安在?

牢记,若你视用户时间为粪土,用户视你亦以为粪土。用户阅读你的文章就是在消费他们的宝贵时间,现在优质内容号那么多,如果咱们不能给到粉丝“能继续获取优质内容的形象”,用户凭啥关注咱们?

建议2:内容始终保持清晰定位

一些公众号的内容毫无定位可言:一天鸡汤,一天八卦,一天干货,追着热点走(过错KPI的悲剧),完全不考虑订阅用户对内容的等待感。

用户选择一个号,往往是被它在特定范畴的内容吸引,等待他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才能。但若一个母婴健康的大众号,一旦推几次鸡汤文、情感文,必定让不少订阅用户及其失望,从而取消重视。

推荐一个检查自己公众号定位是否清晰的办法,你能否一句话答复你朋友的问题:你们的公众号是做啥的?

如果你解释个半响人家还是模模糊糊,那说明公众号的定位是有问题的。

有些朋友会问,有些大V如同每天很随性的发一些简单的文章都能有很多人点赞、打赏,他们不也没有定位么?说明下,有些大V出名后他的属性已经由“专家”转向“明星”特性了,就比如邓紫棋就算在微博一句呵呵照样引来千万阅览转发。然而,我们都不是「明星」。

从实质可以推出表象,但反过来则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建议3:换位自检,放弃低价值文章

意即将“作者视角清零”,站在用户视角,重新审视文章。

共享下自己的“自检”思路,我通常是带着4个问题自始至终阅览几遍:

(1)本文提出了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有实质价值么,还是空中楼阁?

(3)文章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4)解决问题的阐述够明晰么,用户能否读懂?

当然,如果是其他内容类型的公众号,也可以将这个思路“习惯化移植”。

提高公众号价值的战略一总结:公众号定位始终明晰,质量始终优质,每次推文前进行换位自检,降低推送文章数目(若质量不达标),继续提高活跃粉丝数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