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渠道销售

在完成前期的进货动作之后,「进销存」到了销售环节。

站外引流部分,和市场投放联动选品、定价、活动策略等,确立产品矩阵中适合投放引流的商品类型。

促销工具上,需要基于商品毛利,对不同商品提报大促活动中的不同形式,让他们参与秒杀、直降、满减等。

这之后,便需要对活动资源位做排期提报,以及设计工作流的沟通,策划不同资源位的文案、图。

营销活动优惠类型和适用场景

全网网络传媒软文代发

营销活动玩法方面,商品对应的活动,包括秒杀、直降、团购、阶梯满减、组合商品、N 元任选池等,相应的优惠类型分为价格驱动和商品驱动,如下所示:

「进销存」三部曲到了销售执行层面,商品对应的人群圈选和触达策略浮出水面,在大促各个资源位、购买关键链路中,提取用户行为节点做订单转化。

第一,基于商品分类,在数据后台配置用户标签,「创建标签」-「事件偏好属性」,创建对应标签的规则,预估人数,选择标签更新方式。

第二,使用流程画布在大促预热期触达购买过爆品的用户,做新品营销。

首先,根据「进入设置」,配置「进入条件」的类型和时间范围,及「受众用户」「用户属性满足」。

然后,做策略器、分流器选择。如果做新品推荐测试,可以选择「策略器」做下一步的推进。

接下来,配置对应策略器的筛选条件、发送时机以及推送通道,新品 abc 等的对应触达条件、触达方式的信息填写,推荐新品 + 毛利范围内的优惠策略(满减券、直降等形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目标配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完成时间需要大于整个流程触发时间,以保证流程画布顺利进行。

第三,实时追踪新品库存动销率做补货。如果动销情况不佳,定位关键购买链路转化率,快速调整资源位、用户进一步分层触达策略。

以上,对于大促期间新品营销的用户圈选和触达,根据品类、商品、用户群体等做不同的排列组合制定策略,以吸引用户回到平台参与大促完成订单转化。同样地,资源位主题的用户标签,也可以帮助品类运营同学在大促期间快速通过相应商品做运营策略触达。

第一步,分析各个商品购买用户数贡献,识别成熟单品、趋势爆品,与大促前商品定位做对比,是否与活动前的定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对商品分类就要根据定位做调整;

第二步,以平台整体购买人数占比作为 benchmark,明确拉新、复购优势商品,迭代未来人货匹配策略。

使用 TOP 商品新老客占比数据指标,按照销售用户比例中的首单、复购比例,和平台整体的首单、复购比例对比,选出合适的拉新、复购的优势商品。

如同比数据发现,品类 b 是当年增量品类,那么便可以在后续品类运营上,备货量保证不缺货、资源位优先、组合商品销售等做多方面的营销策略策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环节,即数据分析,活动效果如何以及后续如何优化,都需要在数据中找答案。活动效果可以通过结果数据来体现,但后续的优化动作,需要对结果数据做过程分析,找到迭代方向。同时,数据本身离不开埋点,埋点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节。